关于先生
王兰英(1926—2019),江苏常州武进人,著名锡剧表演艺术家,锡剧四大名旦之一,锡剧王派艺术创始人。 1938年独闯上海谋生; 1940年拜常锡文戏艺人汤国祯为师学艺;1942年进缪秀锦的戏班子,拜缪为师,专工花旦。16岁时崭露头角,在常州、无锡、江阴一带颇有名声,有“江阴梅兰芳”之美誉。1947至1949年在上海“沪东第一台”、“小世界”、胜利大戏院等表演场馆领衔演出《三请樊梨花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换刀杀妻》、《白蛇传》、《梁祝》等戏。解放初在常州、无锡等地演出。1951年春节与王彬彬一同在昆山组建华华锡剧团;1952年8月加入无锡市实验锡剧团;1953年8月奉调江苏省锡剧团,成为该团主要演员。1953年成功主演《打面缸》、《双推磨》两剧,其中《双推磨》于1954年搬上银幕,成为建国后拍摄的第一部戏曲艺术片。
在1950-1960年代,王兰英除了演出《打面缸》、《双推磨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显应桥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玉蜻蜓》等传统戏外,还主演、参演了《走上新路》、《两兄弟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嫦娥奔月》、《红色的种子》、《女巡按》、《江姐》、《沙家浜》等新编锡剧。70年代末复出舞台后还演出了《三亲家》、《吹灯试笔》等新戏。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,王兰英成功塑造了《梁祝》中的祝英台、《西厢记》中的崔莺莺、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、《白蛇传》中的白素贞、《双推磨》中的苏小娥、《珍珠塔》中的陈翠娥、《显应桥》中的秦氏、《嫦娥奔月》中的嫦娥、《红色的种子》中的张素贞、《孟丽君》中的孟丽君、《三访桑园》中的王兰英、《玉蜻蜓》中的申大娘、《谢瑶环》中的武则天、《吹灯试笔》中的罗氏等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,成为享有盛誉的锡剧表演艺术家。
王兰英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派艺术风格,她扮相优雅大方,舞步轻盈优美,台风洒脱飘逸,表演细腻真切。她的戏路宽泛,从农村姑娘到闺门千金,从《双推磨》中的乡村寡妇苏小娥到《谢瑶环》中的女皇帝武则天,莫不胜擅。她的嗓音极富张力,兼有高亢和沙糯两重特点。演唱时吐字清晰,略带沙声与柔和的常州乡音;行腔激越挺拔,飘逸舒展,小腔丰富,花腔奇特;她的小腔有快、短、转、滑的特点。她的演唱高亢时激情饱满,响遏行云;低回处委婉沉郁,余韵绵长。唱来从容不迫,自然大气,韵味隽永,颇具欣赏性,富有感染力。她的演唱个性鲜明,自具风格,亦称锡剧“兰腔”。
在1950-1960年代,王兰英除了演出《打面缸》、《双推磨》、《珍珠塔》、《显应桥》、《孟丽君》、《玉蜻蜓》等传统戏外,还主演、参演了《走上新路》、《两兄弟》、《红楼梦》、《嫦娥奔月》、《红色的种子》、《女巡按》、《江姐》、《沙家浜》等新编锡剧。70年代末复出舞台后还演出了《三亲家》、《吹灯试笔》等新戏。在五十余年的舞台生涯中,王兰英成功塑造了《梁祝》中的祝英台、《西厢记》中的崔莺莺、《白毛女》中的喜儿、《白蛇传》中的白素贞、《双推磨》中的苏小娥、《珍珠塔》中的陈翠娥、《显应桥》中的秦氏、《嫦娥奔月》中的嫦娥、《红色的种子》中的张素贞、《孟丽君》中的孟丽君、《三访桑园》中的王兰英、《玉蜻蜓》中的申大娘、《谢瑶环》中的武则天、《吹灯试笔》中的罗氏等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,成为享有盛誉的锡剧表演艺术家。
王兰英在长期的舞台实践中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王派艺术风格,她扮相优雅大方,舞步轻盈优美,台风洒脱飘逸,表演细腻真切。她的戏路宽泛,从农村姑娘到闺门千金,从《双推磨》中的乡村寡妇苏小娥到《谢瑶环》中的女皇帝武则天,莫不胜擅。她的嗓音极富张力,兼有高亢和沙糯两重特点。演唱时吐字清晰,略带沙声与柔和的常州乡音;行腔激越挺拔,飘逸舒展,小腔丰富,花腔奇特;她的小腔有快、短、转、滑的特点。她的演唱高亢时激情饱满,响遏行云;低回处委婉沉郁,余韵绵长。唱来从容不迫,自然大气,韵味隽永,颇具欣赏性,富有感染力。她的演唱个性鲜明,自具风格,亦称锡剧“兰腔”。